搏击俱乐部
美国1999年大卫·芬奇执导的悬疑惊悚电影
《搏击俱乐部》是由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发行,大卫·芬奇执导,吉姆·乌尔斯编剧,布拉德·皮特爱德华·诺顿海伦娜·伯翰·卡特等主演的悬疑惊悚电影。该片于1999年9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首映,10月15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杰克(爱德华·诺顿饰)是充满中年危机意识的人,他憎恨自己的生活及一切,再加上他患有严重的失眠症,所以他常常参加各种团体谘询会,只为了能接触人群。在某一个团体谘询会上,杰克遇上了一个跟他同样理由来参加的女烟枪玛拉(海伦娜·伯翰·卡特饰),在莫名激素的影响下,杰克和玛拉一起逃离了咨询会,两人的情愫因而滋生。
在一个街头大战中,杰克遇上了肥皂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饰),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大组织,所有成员都将泰勒视为教父。为了辨识起见,成员还都剃了光头。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疯狂模样越来越无法忍受,所以他决定疏远泰勒。但是,此时的“搏击俱乐部”成员却发起全国性的暴动,他们炸毁了不少建筑物。一切的局势都是杰克始料未及的,他该如何解决这混乱的现状?“搏击俱乐部”又会疯狂成什么样子,杰克与泰勒之间的恩恩怨怨会如何了结。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简介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搏击俱乐部》的小说最早于1996年出版,大卫·芬奇读过之后就想自己拍摄影片,在他的心目中这个故事就是90年代的《毕业生》,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已经买下这部小说的拍摄权。由于拍摄《异形3》时双方产生了不愉快的经历,大卫·芬奇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都不想和对方合作。福克斯心中的理想人选是后来拍摄了《指环王》的彼得·杰克逊、布莱恩·辛格以及《猜火车》导演丹尼·鲍尔,但都因各种原因没有达成合作。最后,大卫·芬奇和20世纪福斯双方不计前嫌,终于达成了合作。当时大卫·芬奇致力于执导这部电影,甚至拒绝了执导《8MM》的邀请。
剧本改编
《搏击俱乐部》原著作者查克·帕拉尼克一开始就向制片方表明,他支持改编,但对写剧本没兴趣。在选择编剧时,制片方最初考虑聘请巴克·亨利来改编这部小说,因为巴克·亨利曾担任电影《毕业生》的编剧,并且《搏击俱乐部》和《毕业生》在主题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吉姆·乌尔斯最终在亨利之前被选为编剧。在一年的时间里,大卫·芬奇和编剧吉姆·乌尔斯分别起草了五份剧本草稿,卡梅隆·克劳、安德鲁·凯文·沃克以及演员布拉德·皮特和爱德华·诺顿也参与了剧本的制作,但未署名。
吉姆·乌尔斯的剧本初稿中没有安排旁白,但大卫·芬奇认为叙述者所说的大部分幽默都来自于此,于是恢复了旁白。
角色选择
在与布拉德·皮特正式签约前,制片人罗斯·格雷森·贝尔曾考虑罗素·克劳饰演泰勒一角,但被制片人阿特·林森否决,后考虑到皮特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最终片方以1750万美元签下皮特。
杰克的选角最初考虑的是马特·达蒙,但爱德华·诺顿在《性书大亨》里的表现给大卫·芬奇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诺顿的薪酬也比达蒙低很多,最终制片人用250万美元签下了诺顿。
起先饰演女主角玛拉的女演员并不是海伦娜·伯翰·卡特,而是瑞茜·威瑟斯彭。后来导演大卫·芬觉得瑞茜·威瑟斯彭太年轻了,而威瑟斯彭也说这电影太黑暗了。因此玛拉角色的才改由海伦娜·伯翰·卡特来饰演。此外柯特·拉夫和薇诺娜·赖德也被考虑过来扮演玛拉这个角色。
拍摄过程
导演大卫·芬奇使用球面镜头以Super35进行电影拍摄,纵横比为2.39:1。拍摄地点位于洛杉矶及其周边地区,拍摄时间从1998年6月持续到12月,历时138天。在此期间,在200个地点拍摄了300多个场景,由制作设计师Alex McDowell搭建了72个布景,拍摄了超过1500卷胶片,是120分钟电影通常数量的三倍多。
幕后花絮
(幕后花絮参考资料:)
相关公司
(主创公司资料来源:)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参考资料:)
票房信息
《搏击俱乐部》在北美上映首周取得了1100万美元票房,第二周票房跌落到633万美元,最终美国的票房收入是3703万美元,全球票房收入1.01亿美元。
《搏击俱乐部》DVD制作环节由导演大卫·芬奇亲自掌控,并特别录制了评论音轨。截至2009年,DVD版在全球卖出了超过600万份,绝版后在粉丝的要求下于2004年再版,仅凭DVD出租收入就达到5500万美元。
影片特色
主题寓意
《搏击俱乐部》被认为时“20世纪90年代社会问题片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誉为“一部现实主义艺术和哲学的启示录”。
电影描述了一个精神被重创的重度失眠症患者在单亲家庭中的成长阴影和在现代社会物欲理性的重压下垂死挣扎、在分裂的自我间踌躇不定的故事。影片所蕴含的的主题呈现出多样性而含混复杂的特点。在搏击俱乐部,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身份的差异,人通过暴力搏斗以及身体的疼痛来找回自我。而在现实的世界里,人们都被物质世界包围,带上了各种精神镣铐,失去自我,失去作为个体的一种独特性,正如杰克的工作一样,每天做着相同的事。因而,对于生命存在真正的意义已经变得不再明确,搏击和疼痛这种最原始的形式成为了搏击俱乐部成员找回自我的一种最佳方式。这里一切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有搏击和破坏。对于大破坏,这是对平等意识的一种追求方式。制造金融崩溃,是对物质世界最大的一种破坏,人们都变得平等,不再具有物质上的差异性,是对物质世界对人异化的一种反击,同时也回到了人人平等的最初阶段。影片展现的是对自我,对人性的一种追寻,是找回失去的自我和人性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当下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
叙事手法
《搏击俱乐部》采用主客观相兼的叙事视角、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利用大量的闪回镜头打破以往线性叙事中因果联系的严密性和时空的连续性,将线性时间消解重置,让人物身份成为暧昧迷局。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构成倒错也成为影片的一大特点,故事时间从杰克陷入失眠危机后去看医生,到杀死泰勒与玛拉牵手共同见证大楼坍塌为止,而影片的叙事时间从主人公杰克被绑架开始,从现在到过去,再到过去的过去,最后回到现在,在折叠的叙事线中进行。在时间的断裂和连续中,导演一步步地设置自己的悬念并释放线索,观众一次次在观影中获得解谜的快感。
影片前段的叙事以杰克与泰勒共生的幻想世界展开,后段则回到现实的真相层面,空间与时间的关联不断被导演重建,在现实和幻想之间形成套层。此外,影片头至尾使用画外音,以“我”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来讲故事。这种方式能使它在影片中途随时打断讲述,即兴地插入其他内容,这就使得导演能够跳出既定情节,离题发挥自己想要表达的其他任何内容,也可以很容易地表现幻想场景,也可以随时使用“闪回”手法而不显得过分突兀。运用这种手法拍摄出来的片子,提供了一种呼吸急迫、自由想象的叙述方式。
视觉效果
《搏击俱乐部》在视觉层面上极其用心。为了强化主人公人格分裂的特征,导演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光线面貌暗示观众。在没有泰勒出现的日常场景中,视觉表达非常压抑。芬奇选择用低饱和度的颜色构成画面,形成“宜家”风的视觉效果,看似高级但在银幕上非常黯淡。而泰勒在场的部分视觉上多了更多超现实色彩。泰勒的一身暗红色西装本身就拥有影片中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当他出场时很自然的就成为视觉重心,同时暗红色也没有在影片的整体色调中显得突兀,角色的表现力随着这种设计大大加强。甚至于有泰勒在场时,芬奇的视听手法更加多样,定帧、快速剪辑、不同时空的蒙太奇,就连配乐也更突出节奏的律动感。
在影片中的场景有极其多的灯光。在《搏击俱乐部》中,几乎所有用光都依赖于自然光和场景中的光源,此外后期处理时还加大了色彩的对比度,显得曝光不足,整体环境呈现一种幽暗、昏沉的视觉效果,在这种用光下人物的面部也被暗化,甚至看不清角色的眼睛。这种设计既让影片的视觉保持了风格化,同时没有失去现实味道。芬奇很清楚,他想营造的是一种“被解构、被摧毁、也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这是他在视觉层面对影片主题的展现。
人物塑造
在影片中,大卫·芬奇设置了一个情节:泰勒除了卖肥皂之外,还在一家电影院做兼职的放映员。他常常在那些家庭情节剧当中插入一些色情电影画格。在这里会发现,观众对于他所看到的东西并不具有选择的权利,他始终是一个受动者。
玛拉辛格是片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是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既是男主人公杰克欲望的外化,象征着本我的性冲动,直接导致了杰克无法控制自己的潜意识而出现第二人格泰勒,同时也使这部影片具有强烈的男权主义倾向。
除主人公外,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鲍勃。鲍勃虽然是男性,但在影片中却具有女性色彩。从外延上,鲍勃患睾丸癌造成的大胸以及遭家人抛弃的经历,已经呈现出男性特征丧失的弱者形象;从内涵上,杰克在鲍勃舒适的怀抱里得以哭泣并安然酣睡,鲍勃扮演起杰克母亲的形象,反映出杰克在现代社会中男性气质的削减和童年遗留的俄狄浦斯情结。这在接下来杰克与泰勒的对话中也有所呼应,泰勒:“你最想跟谁打架?”杰克:“我老板。”杰克反问:“你呢?”泰勒:“我爸。”弗洛伊德认为,童年会影响人的一生。杰克成长在单亲家庭,对于象征着男权主义的父亲和老板都表现出直接的厌恶与反叛。对于身边的女性角色,却总是渴求而逃避。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数据截至2024年2月5日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搏击俱乐部》的故事不见得比《心理游戏》和《返老还童》精彩,但是大卫·芬奇将隐藏在电影中的说教变成了赤裸裸的反抗,特别是电影的主角有典型的人格分裂,这样就使电影看上去一方面向社会问题开炮,一方面对个人内心刺探,仿佛在精神层面陡然高大起来。(《中国经营报》评)
本片一反好莱坞商业片模式,内容十分偏锋颓废和疯狂,更为灿烂奇诡,无疑是芬奇最能发挥其个人风格的作品。芬奇影像狂放,手法天马行空,情景怪诞核突。其不合正常尺度、标奇立异的魔性刚开始时让人难以捉摸。影片挖掘愤青内心的不安全感,并赋予其黑色幽默和辛辣的风格。本片也可以说是一出黑色喜剧,以死亡为主题的幽默随处可见。讽刺文学、暴力和难以预料的故事结局构成了现代社会中永恒的、有力的语句。(电影网评)
《搏击俱乐部》的确是一部暴力的电影。有的情节表现得十分的残忍,以至于一些观众会扭头不看,比如一个人从他的嘴里把自己松动了的牙齿拔了出来。当然,所有这些血腥的镜头都是为了揭示影片的主旨:人天性残忍,而每日苦差麻木了人心,引发狂性,结果产生难料的后果。搏击俱乐部的成员们都是现代社会使人失掉人性和感觉的牺牲品。他们已经变成了轮子上的嵌齿,他们恢复个性观念的唯一方法就是返回到最原始、最野蛮的痛苦和暴力的本能中。(新浪网评)
《搏击俱乐部》在外形上是一部非常帅气的作品,但它是强制性的、无情的。杰夫·克罗宁韦斯的电影摄影可能是好莱坞大片中最黑暗的。由于缺乏自然光,电影在一系列地下内部和黑光外部中展开,变得像电影一样令人窒息。这部电影准确地告诉你该想什么、该说什么,但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实质内容或见解。(Patrick Z. McGavin评)
负面评价
一部“暴力聚会”的“法西斯大牌明星电影”。(《芝加哥太阳报》评)
经典台词
相关事件
国内版本结局争议
2022年,腾讯视频引进电影《搏击俱乐部》,将电影名改为《搏击会》,整部电影被删减12分钟。电影结尾男女演员看着前方建筑物一座座被炸毁的场景,被文字讲解替代,引发网友不满。
《搏击俱乐部》导演大卫·芬奇对中国内地视频平台的“新结局”版本作出回应。“如果你们不喜欢这个故事,为啥还要来拿它的授权呢?对我来说,如果人们提出‘我们要的是另外一部电影,但我们需要你的名字出现在上面,因为这会对我们提供的服务有好处’这样的想法,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片子都20年了,它的口碑从来就不是超级温馨有爱的。”“对我来说很有趣的是,在中国写了这个‘补丁’结局的人一定看过原著,因为它们十分相近。”《搏击俱乐部》原著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在社交平台公开发文,抨击腾讯视频上架的电影《搏击俱乐部》篡改结局,戏谑其为“特供版”。之后腾讯视频恢复电影版的原始结局,但也只是《搏击俱乐部》的较完整版本,影片裸体的场景仍未恢复。
剧外影响
影片上映后,美国各地诞生了各式各样的“搏击俱乐部”,有中年男性组成的消遣俱乐部,也有学生组成的尚武团体,甚至在网上上传比赛的视频。最可怕的是,有托儿机构的员工鼓励幼童斗殴,并在录下的视频中提到了《搏击俱乐部》。更有甚者根据影片模仿作案,影片中有一幕,搏击会的成员们在破坏一栋建筑时涂上了巨大笑脸的图案,真的有人试图在地图上画出一个由爆炸地点组成的笑脸图案,所幸他没有完成这个计划就被警方逮捕。
参考资料
资料:影片《搏击俱乐部》.新浪娱乐.2008-03-28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5 00:07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